<del id="9tp7t"><dfn id="9tp7t"></dfn></del><track id="9tp7t"><strike id="9tp7t"><rp id="9tp7t"></rp></strike></track>

<pre id="9tp7t"><strike id="9tp7t"><ol id="9tp7t"></ol></strike></pre>

      <noframes id="9tp7t"><pre id="9tp7t"><strike id="9tp7t"></strike></pre>
        <pre id="9tp7t"><strike id="9tp7t"><strike id="9tp7t"></strike></strike></pre>
          首頁>> 區縣頭條

        朱鵬程:桃林里書寫精彩人生

        發布時間:2023-04-24 10:38

        手機讀報看新聞,下載掌上達州
           編輯:岳雪

        朱鵬程(左二)正在進行花期精細化修枝

        在大竹縣廟壩鎮寨峰村,每到三月,漫山遍野,桃花綻放;及至盛夏,碩果飄香,垂涎欲滴。當人們欣賞到這些動人的鄉村景致、品嘗到香甜的桃子時,就不得不說起大竹縣人大代表、鵬程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朱鵬程。他對家鄉懷有真摯的感情,帶領村民走上了產業致富之路,用實際行動詮釋了“人大代表為人民”的使命擔當。

        2004年初,朱鵬程通過多方考察,最終確定投身以“大竹秦王桃”為主流產品的現代果業行業。二十載光陰過去,這個曾經當過兵、經過商、做過記者的樸實漢子,把秦王桃產業發展得風生水起,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,實現了農戶增收、集體受益、企業發展的目標。

        返鄉創業

        秦王桃產業托起致富夢

        “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,回到家鄉就是想為鄉親們做點事?!痹诳h、鎮兩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朱鵬程帶著在外打拼攢下的資金回到家鄉,把秦王桃引進大竹,并于2005年成立了大竹縣鵬程果業技術協會,2007年,成立了大竹縣鵬程果業農民專業合作社、大竹欣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,相繼建立了廟壩寨峰、城西龍潭、川主鐵佛三個秦王桃基地。

        然而,創業并非一帆風順。起初兩年,朱鵬程多次到農戶家中,動員大家栽種秦王桃,但大多數人都持懷疑態度,不愿貿然嘗試。于是,他多方取經學習,大膽創新提出了“五統一、四結合、三受益、兩銜接”運行機制,即:統一提供優質苗木、統一標準化栽培技術、統一使用符合綠色食品要求的生產資料、統一使用“竹鮮”品牌、統一果品銷售模式;“合作社+村級組織+農戶+科研院所”相結合;合作社、村級組織、農戶均受益;土地流轉與土地入股銜接。

        “我們的模式是‘合作社+村級組織+農戶’,即農戶以土地和勞動力入股,合作社以優質水果苗木和技術入股,村級組織起協調和監督作用?!敝禊i程說,這種模式吸引了很多觀望的村民,有力地把合作社、果農、村級組織緊密聯系在一起共同發展、共同致富,村集體收入有效提升,合作社成員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。朱鵬程因此先后獲得全國優秀農民工、全國科普惠農先進個人、全國勞動模范等稱號。

        經過10余年的艱苦奮斗,合作社與廟壩、川主等9個鄉鎮、31個村建立了合作關系,并帶動全縣發展秦王桃2萬余畝。隨著連片優質水果示范基地的建立,朱鵬程敏銳地察覺到鄉村旅游的巨大商機。

        自2009年開始,朱鵬程每年都會帶領合作社成員積極參與籌備“大竹·廟壩桃花節”,每年吸引超過30萬人次入園踏春觀賞,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00萬元以上?!按笾瘛R壩桃花節”至今已連續舉辦15屆。

        三產融合

        延伸產業鏈讓村民笑開顏

        “桃木換種勢在必行,除了桃木換種,要發展深加工農產品,必須結合新發展理念去思考!”2019年,在經過多方考察研究后,朱鵬程選定了新方向,在大竹縣廟壩鎮小微企業創業園修建“大竹縣秦王桃深加工及產地集配中心”,成功生產出秦王桃果醋,不斷延伸產業鏈、提高附加值。同時,通過線上線下互動合作,與重慶、廣東等地經銷商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;創建“四川農副產品網”網站,拓寬了銷售渠道,合作社產品供不應求。

        在朱鵬程的推動下,合作社建設了可容納500噸以上的保鮮冷鏈庫,并與四川省農業科學院、四川省農業大學合作,加速科技成果轉化,提檔升級桃產業,合作社投資500萬元引進5個優良品種,更新核心園區內桃木。

        同時,朱鵬程積極拓展農村資源,利用合作社在核心區有效盤活閑置土地2000畝,鼓勵村民以土地入股。還不斷豐富和擴大合作社股份,嚴格依照合作章程分紅。

        寨峰村88戶脫貧戶、原黑水村(2020年并入歡喜坪村)91戶脫貧戶利用產業發展基金入股分紅,截至2022年底,分別實現分紅10.5萬元、10萬余元,促進了脫貧群眾持續穩定增收。

        在朱鵬程看來,人大代表更多的是一份責任,是黨委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?!白鳛橐幻r業產業帶頭人,十分了解農村的情況和農民的生產生活,我要努力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?!睘榇?,朱鵬程高度關注“三農”問題,通過代表建議的形式積極向相關部門反映。他也將繼續做優做強秦王桃產業,帶領更多的村民致富奔康!

        □達州日報社特約記者 王曉林

        來源:達州日報網